砂土液化比你想象的可怕,岩土人赶紧学学防范措施!

来源:建筑界编辑:林玲玲发布时间:2022-02-22 16:53:22

[摘要] 砂石是建筑材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以坚固的身躯给人们带来安全感,然而一旦砂土开始流动起来,破坏力往往让人吃惊!砂土液化被称之为“隐形的地震杀手”,是一种地震活动中较为常见的典型次生地质灾害。那砂土液化到底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灾害,又该如何防范呢?一起学习下!


  砂土液化有什么危害?

  1)地面流滑:斜坡上若有液化土层分布时,地震会导致液化流滑而斜坡失稳;

  2)地面塌陷:地震时砂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加,当砂土出露地表或其上覆盖土层较薄时,即发生喷砂冒水,造成地下掏空,地表塌陷;

  3)地面下沉:饱水疏松砂土因振动而趋于密室,地面随之下沉;

  4)地基土承载力丧失:持续的地震使砂土中孔隙水压力上升,导致土粒间有效应力趋于零时,砂粒即处于悬浮状态,丧失承载能力,引起地基整体失效。

  地震怎么导致砂土液化

  由地震振动引起的砂土液化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一般认为其液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振动液化阶段内,饱水的砂体受周期性的惯性力的作用下,就会有逐渐变密的趋势,每一次振都会使空隙减小,排出一部分的水,如果水不能及时排出砂土外,随着振动周期次数的增加空隙水压力就会不断上升,当其上升到等于围压时,砂粒间的有效正应力就会逐渐减小,砂的变形速度就会加快,直到砂体完全液化,振动液化后某点的总空隙水压力等于静水压力与剩余空隙水压力之和,形成了水头差,在水流运动的过程中砂粒就会被推向水中,形成渗流液化。

  怎么防治砂土液化

  01对建筑物进行抗液化设计

  (1)上部建筑物抗液化处理。尽量避免在有液化可能的土层上修建建筑物,如果无法避免,并且对地基进行的抗液化处理不满意时,可以加强上部建筑物抗液化设计,可以减轻上部建筑物的重量,增强上部建筑的整体性和均匀性。

  (2)基础选择及抗液化处理。如在有可能液化地基上的低矮建筑物可以选择片筏基础,以提高承载力,所以基础应根据现实情况合理选择。桩基是防止建筑物下沉的常用措施,通过桩基穿过液化土层来消除因液化带来的危害,为了充分发挥桩基的作用,就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对桩基进行保护。据文献分析,当液化地基有侧向扩离的趋势,对桩基震害有显著影响,由于受到液化土层侧向扩离的作用,在液化与非液化土层交界处的桩身受到很大的剪力,容易发生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桩基时,可以增加桩身配筋,提高桩身的强度,加强桩头与承台的连接,来保护桩身的安全。

  02人工改良地基

  饱水砂层改良措施

  (1)振冲法:一种软弱地基深加固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砂层抗液化能力,使砂土的相对密度增加到0.80,并且回填的碎石桩可以消散空隙水压,有效地提高了砂土地基的承载能力,通过振冲器前端射水口的高压喷水,液化附近土层,在沉入设计深度后,提升振冲器,并加入碎石,边提边振捣,最后在地基内形成密实的碎石桩。

  (2)强夯:在松砂地表用夯锤或振动碾压机加固砂层,可以提高砂层的相对密度,增强地基抗液化能力。强夯是用重锤从高处自由落体,强大的冲击波使土体局部液化下沉而变密,该方法施工比较简单,比较经济,但是噪音大。我国塘沽使用质量为10吨,底面为2m×2m的夯锤,夯10~14次后,承载力提高了32%~57%。

  (3)爆炸振密法: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使饱和砂土颗粒重组,将空隙水排出,从而增加砂体的相对密度,一般用于处理底面较大的建筑物的地基,这种方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施工工期长,作业繁重,施工要求高,在其他方法不能施行时,可采用此种方法。

  增加上伏盖层重量

  在可液化的土层上方填筑填土层,压实以提高其抗液化能力,填土层厚度根据本地区地震烈度计算,填土层产生的重力大于可能产生液化的临界压力,在日本新潟地震中,有的建筑物建在原地面上填有3m厚的土层上,损毁较附近建筑物轻。

  换土法

  一般用于表层处理,地表以下3—6米有可能液化的土层时,将其挖除并填回粗砂压实,在某些土坝地基和公路可液化地区采用过。

  排水法

  在可能液化的砂层中设置渗井,砂体在振动过程中空隙水可以从渗井排出,空隙水压也可以及时消散,砂层就难以液化。

  围封法

  在有可能液化的地基上修建的建筑物,可将基础范围内的可液化砂层截断封闭,可采用混凝土截水墙,沉箱等,用以隔断外侧液化砂层对地基的影响,建筑物下被隔断的砂层,由于建筑物自身重力使其不会被液化,可以有效防止砂层液化。

  以上就是建筑界综合频道为您带来的“砂土液化比你想象的可怕,岩土人赶紧学学防范措施!”内容,建筑界建筑综合频道会分享更多岩土知识,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砂土液化,砂土液化措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