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艺术装置,用连接万物的曲线展现形态

来源:建筑界编辑:林一一发布时间:2022-02-13 09:31:01

[摘要] 这个艺术装置被命名为“云上坐”,呼应“云林剧场”的“云”主题,在水杉林中创作一个可以自由攀登和躺坐的构筑物。建筑师以“云林剧场”改造为契机,将3D打印的建造技术,结合到艺术装置的实施中。


  米丈堂计划对艺术生活空间中的一片水杉林进行改造,提高场地的使用频效,使其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室外剧场,并且制作一个艺术装置,在一定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成为艺术空间中的一个重要展示项目。米丈建筑也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实验,希望在艺术创作的同时,探索数字建造方式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

  在数字化和网络时代的今天,大量的传统行业要么消亡,要么彻底的自我革新。而建筑学似乎没有太多的变化,除了设计过程的数字化,大规模提高了设计的“生产效率”,而“效率”与“创作”本身却是互为矛盾的。建筑学被发展成为规模化的重复性生产,疏于思考的后果往往是对于外界的变化反应迟钝。现在看2000年,库哈斯在普利策建筑奖授奖仪式上所说:“我们仍沉浸在沙浆的死海中。如果我们不能将我们自身从‘永恒’中解放出来,转而思考更急迫、更当下的新问题,建筑学不会持续到2050年”。这的确恰如其分,相对于建筑学来说,建造方式的变革,也是缓慢而滞后,带来的后果就是对于劳动力的严重依赖。而人口结构的迅速变化和社会价值观的转换,建筑熟练工急剧减少,人力成本大幅增加。自2017年米丈堂艺术生活空间开始改造到现在,同样的施工队伍,人力单位成本增加了一倍以上。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都要求建筑师认真思考在高速变化时代下的应对策略。

  我们以“云林剧场”改造为契机,将3D打印的建造技术,结合到艺术装置的实施中,以检验这项技术目前的应用成熟度。3D打印在建筑中的运用,最大的优势在于以数字为媒介,从设计到工厂的直接建造,从而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环节,尽可能降低对于现场施工的人力耗费,同时拓展设计语言,进入一个更加自由的创作维度。

  艺术装置被命名为“云上坐”,呼应“云林剧场”的“云”主题,在水杉林中创作一个可以自由攀登和躺坐的构筑物。一根连续的曲线,在树林间盘旋而上,由底向上逐渐收缩,形成自然的看台,在到达顶层的时候,向外圈飘出,似一朵云蔓延开来,成为可以躺坐的云上座椅,线条在最高点折转而下,连接到最初的起点。这是一根首尾相连的曲线,印证着世间万物的轮回,生生不息。

  而装置的打印过程,恰巧也成为这种循环概念的充分演绎。百分之七十回收的建筑固体废物,经过粉碎后,加入百分之二十的骨料,百分之十的粘合剂和纤维,最终成为高强度、速干的打印油墨。大尺度的打印机,最大可以加工20米乘以9米见方,高度3.5米的单个构件。确定装置在树林中的位置之后,考虑与树木的自然穿插,装置被分解为均等的八个部分,分别打印完成后,至现场拼装,这对于打印精度和现场安装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完成后的装置,如同林中飘然而起的云雾,流畅而轻盈地盘旋于树林间。相较传统的施工方式,3D打印大幅度降低了实施难度,对于实施异形结构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在别的场景下实施,装置整体打印成型,完成难度会进一步降低。

  装置表面处理为白色,恰巧初冬,水杉在雨后落叶纷纷,红色的落叶与白色云朵相应成趣。当阳光洒落林间,坐于云上,听风过林梢,在这繁杂的都市中,寻得一份世外清凉。(Minax米丈建筑)

  以上就是建筑界建筑频道为您带来的“3D打印艺术装置,用连接万物的曲线展现形态”的内容,建筑界建筑频道会分享更多优秀建筑案例,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曲线建筑,3D打印建筑,艺术装置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