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水利工程的历史,700年前元代水闸长这样

来源:建筑界编辑:林玲玲发布时间:2022-01-13 14:49:35

[摘要] 从文物发现、保护,到建馆、开放,这里历时12年才向公众开放。而700年前的元代水闸究竟是啥模样?今天我们就带你一起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走进延长西路619号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有一种时光交错感。

  俯看脚下——水闸闸门,铁吊铁环,青石板被铁锭榫铆接得天衣无缝,驳岸由层层麻条石垒成、整整齐齐……难以置信,地下深7米的古代水利工程完好无损。

  抬眼望去——博物馆紧挨着鳞次栉比的高层居民楼,不远处就是车水马龙的内环线高架……难以置信,这里竟藏了这样一座国内已考古发掘的规模最大、做工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元代水闸。

  当年技艺超出现代建筑工艺

  走进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整个建筑晶莹通透:建筑采用元宝造型,两旁宽、中间束腰,呈圆弧线形,顶部左右两块透明玻璃。整个水利工程全貌以“橱窗式展出”呈现在人们面前。

  博物馆内,重点展出刻有八思巴文字的珍贵木桩,部分木桩还经过特别脱水、防腐处理;展品中还有水闸淤泥中发现的各种生活器物,包括元代青瓷、明代青花瓷等瓷器,与淤泥沾在一起的长条鱼标本,以及流行于元代用于装酒的韩瓶等;馆内还辟出 “任仁发家族墓”专区,再现了这位元代官员、水利家、画家建造这处水利工程时的情景。

  遗址博物馆还通过计算机技术,复原并呈现了这座水闸的数十道建设工序。

  最令专家惊叹的是,建设水闸时所使用的1万多根木桩,凡已出土的,每根都留有墨迹。研究显示,当时元代的施工人员根据天干地支的计数方法对上万根桩进行了编号,“一桩一位一编号”,甚至超过了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工艺。

  另一种与水闸相关的施工技术叫“上灰浆”。“灰浆”是用糯米、石灰等材料制成的古代“黏合剂”,一般在古城墙等建筑工艺中较为常见,而此番在对元代水闸的研究中也发现了这种糯米浆的神奇作用。

  研究人员介绍,在石板与石板的连接处,凡依靠“金元宝”形状的铁锭榫卯加固的部位,表面都发现了涂抹“灰浆”的痕迹,这种“黏合剂”比现代的胶水牢固多了,而且有防腐功能,以至于当700多年后人们用现代机械向下打桩时,依然难以撼动水闸的坚固实体。

  研究还发现,这座水闸的设置目的在于利用潮汐原理配合开闸放闸,使泥沙不再淤积于主河道影响航行,进而利用人类和大自然的合力实现水网疏浚。

  遗址发现纯属偶然

  这项获评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成果,究竟是怎样浮出水面的?其实,它的发现,纯属偶然。

  2001年初,普陀区延长西路志丹路口在建造志丹苑商品房施工中,有19根桩子打不进地下,负责人专门定制一把高强度金刚钻,在“五一”长假打桩。

  想不到,一钻打下去,金刚钻“突突突”跳个不停,从地下拔出一大块“怪东西”——两块光洁平整、厚约25厘米的青石板,被一块元宝状的铁锭榫严密合缝“咬”在一起。

  施工负责人虽不懂考古,但也颇为“敏感”,一个电话打到市文管委:“我们工地打桩打出‘宝贝’,下面可能是古墓,快来看看吧!”

  30分钟后,考古专家赶赴。次日清晨,市有关部门领导带着相机冒雨赶来。

  经过数月挖掘考证,专家团队通过对地下石板、木桩、铁锭榫以及刻在木桩上的元代文字“八思巴文”的研究,10天时间就证实了古址的范围、年代和性质——这是一处元代水利工程遗址,共1300多平方米。

  “遗址距离苏州河仅1公里远,宋元时期是上海建城的关键期,遗址的发现,不仅对研究上海建城年代和历史演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搞清吴淞江河道的变革、沿江水工建筑与港口建筑的技术发展,都有极重要意义。”专家们意见一致,与已发掘的北京金中都水关遗址和广州西汉水闸遗址相比,志丹苑遗址的年代早于北京晚于广州,但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是其它两个水闸无法相比的。

  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原址保护、迁移、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这意味着,开发商必须马上停止造楼,项目前期投入打了水漂。

  正当全市各相关部门做好“攻坚”准备,打算协商动员开发商“让”出地皮时,开发商负责人上门,表示愿意停工配合遗址保护:“这是每个公民、每个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服从大局。”

  历经12年发掘保护与世人见面

  与大多数古迹不同,志丹苑遗址虽然只有1300多平方米,但紧紧挨着居民楼,与最近一幢楼仅间隔十米不到。保护过程中,必须周到考虑附近居民的利益。

  工地上,专家指点遗址全貌:最大“亮点”是两根高高耸立的青石闸门立柱,柱子间宽6.8米,门槽中还留有门板、铁吊和铁环;闸门两侧是壮观的石墙驳岸,层层石墙用石灰和糯米调和剂垒砌,至今仍然坚固整齐;底部过水石面的长方形石板,由铁锭榫相连接,榫头形状与元朝蝶形元宝十分相似……“深埋地下的石材和木桩,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会慢慢氧化,但更可怕的是地下水的侵蚀。”据说,1万多根松木和杉木制成的木桩,一旦湿度超过30%就面临腐烂危险。

  为确保遗址的绝对安全,建设方在遗址周围砌起一堵厚实的“地下围墙”,把整个遗址“包裹”起来;对于一些裸露的零星木条,则浸泡在巨大水池里“抗氧化”,恢复其当年生存状态。

  附近居民担心施工对自家房屋结构造成影响,一次次到工程办公室交涉。数月里,文保专家们和当地街道、居委会一起,带着设计稿和效果图,组织居民代表开座谈会,一次次做解释工作。

  最终,自2001年发现,经过12年的考古发掘和原址保护,这座元代水闸才得以与世人见面。

  以上就是建筑界水利频道为您带来的“探秘水利工程的历史,700年前元代水闸长这样”内容,建筑界水利频道分享更多水利工程施工知识来帮助你学习施工技巧,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水利工程历史元代水闸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