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诗词看景观,古诗词如何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而生?

来源:建筑界编辑:赵昀发布时间:2022-01-04 16:04:50

[摘要] 中国古典艺术中的“意”是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那么,诗词艺术的“意象”该如何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运用呢?风景园林凭借什么来体现诗情与诗境呢?


  诗学意象是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理论概念,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旨在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园林意象的创作和欣赏。意象虚实相生,“如在眼前”即为实象,“见于言外”为虚象。虚象是实象的升华,但虚象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虚象为载体得以体现出来。

  诗学意象的形成与发展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其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赋是直铺陈叙述,是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是“以彼物比此物”,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的《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兴又多称为“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

  可见比兴实际上也就是言意象,有了比兴的艺术创造,也就有了诗歌意象,比兴是诗歌意象赖以寄寓的重要形式。

  1研究对象

  房县为《诗经》的主要编撰者尹吉甫的故乡,是《诗经》发源地之一。“中华诗祖”尹吉甫是诗经收集、编纂者,《诗经》中有些篇章是赞美尹吉甫功绩的;更有些篇章是尹吉甫所作,象《大雅》中《崧高》、《烝民》、《韩奕》、《江汉》诸篇。谢安石曾问侄女谢道蕴《诗经》何句最佳,道蕴答道“吉甫作颂,穆如清风”。项目地宝堂寺是尹吉甫及诗经文化的重要物质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丰富了诗经文化内涵,也为进一步认识、发觉、传承诗经文化的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设计思路——让诗篇走出素纸铅书,以文化风景为魂;让吉甫传说走进大众,以历史演绎为情,展现“诗经之风雅·宝堂之书华”,将《诗经》这一文化IP引导重回大众视野。

  2采用诗象的素材

  张家骥先生认为:中国园林当中的艺术语言,如:花木、建筑、山石、水面等都能引起其自身物象的哲理和感受。确实如此,许多物象都已经蕴含了特定的意思,成为大家公认的表达。比如“梅”,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它赞赏有加,历代文人都留下了动人的作品来赞美梅花的精神品格,“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它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之美,因而梅花又有作为品格坚强、高风亮节之人的象征。

  在风景园林设计运用中,以诗象元素介入时,应考虑物象的精神,造景也应因地制宜,在造景中对特定环境与景物所要表达的情意做详细的调研。如本项目思柳园的打造,该景点位于游览的结尾,追寻《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结合现状滨水景观,以柳赠别表达了对游客的挽留之意,垂柳的“依依”神态又与人们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一致,表达情意绵绵,美好的祝愿。

  3借用诗词中的寓意

  《诗经》中的兴,很多都是这种含有喻义、引起联想的画面。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茂盛的桃枝、艳丽的桃花,和新娘的青春美貌、婚礼的热闹喜庆互相映衬。而桃树开花(“灼灼其华”)、结实(“有蕡其实”)、枝繁叶茂(“其叶蓁蓁”),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出嫁后多子多孙、家庭幸福昌盛的良好祝愿。

  在风景园林设计运用中,运用诗中意象景观化,通过景观塑造传达游客原本就在脑中挥之不去的意境。本项目中设计的漫桃园,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营造满山桃林、花林栈道;借吉祥的寓意,策划相亲大会、婚纱摄影、林间蜜月的体验活动。

  4还原诗词中的具象形态

  具象形态是依照客观物象的本来面貌构造的写实,其形态与实际形态相近,反映物象的细节真实和典型性的本质真实。比如一幅写实的人像油画,它反映的就是模特的具体相貌及体态特征。

  在风景园林设计运用中,提取诗词中对场景的描述进行物体提炼,成为景观营造的素材,实现诗词的具象还原。本项目中设计的蒹葭湾,还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词描述,提炼出蒹葭、溪流的主体景观元素进行景点的设计,形成宁静、野趣的园林景观,同时策划伊人游船、蒹葭野游等项目。

  5运用诗情化的形式

  所谓诗情,在在风景园林设计运用中,是与“赏”相关的主体。观赏主要从游人的感官感受出发,在园林诗情的表达中,一般可以通过四种途径来实现:

  1、听觉,从虚景而生,但却由实景而来,如“残荷听雨”、“鸟呜山更幽”、“水石澹澹”等。

  2.视觉,通过实景的表达来传递,是游览者最直接感受的主要途径,景观环境中的植物、动物、建筑、溪流、瀑布、诗文等,都是可观可感的景观实体。

  3.嗅觉,由虚而生,由实而出,在景观表达中,主要是通过气味来传达,如花香,桂花——秋桂飘香,梅花——寒梅暗香,荷花——夏荷沁香等等,可见嗅觉的表达与物象所传递的美一样具有重要价值。

  4.触觉,对设计者来说是很容易被忽视的点,但是对于体验者来说是很容易被感知的事物,如坚硬的岩石,细腻的沙粒,轻柔的微风,冰凉的溪水等等,这些都是在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元素。

  6呈现诗境化的内涵

  意境是一个美学的范畴,包含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两个方面。优秀的园林风景美、有文化、有历史,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需要游赏者本身根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生活体验,去细细品味和理解其中的无穷意境。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造景不是随意堆砌的,设计师心中会有一幅想要传递的主题意境的画面,通过植物造景、景观设计、人工巧匠进行布局装点,将设计融入自然之中,把想要表达的意境呈现于游览者面前。本项目中设计的良缘谷,呈现《诗经》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词意境,意在表达人们对幸福的期待与承诺,在设计中结合村湾打造静居民宿、桃园采摘、花田漫步、溪旁垂钓、夏夜观星等特色景观,呈现世外桃源般幽静、宜人、浪漫的意境,携爱人之手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

  结语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创作主题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而诗词的创作题材也多以自然与环境而来,如何将诗词之意景观化,是景观设计师需要多去领悟的。园林不是单纯的视觉游赏空间,而是生活的容器,更是心灵、文学、艺术的共鸣,成为具有诗意生活方式的载体。没有境,园林也就失去了灵魂,成为物质的堆砌;唯有寄诗意于山水,打破模式化、标准化,把更具内涵和意境的诗境景观传递给观赏之人,成为长久生命力的展现。

  《人间词话》中谈到的“有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无我之境,与由动之静事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指移情于物,意溢于境的壮美境界。诗学意境在园林的表达,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往往是当下人们更需要的一个能够真正放松身心,回归自然本真的诗意空间。

  以上就是建筑界园林频道为您带来的“透过诗词看景观,古诗词如何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而生?”的内容,建筑界园林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优秀园林设计相关知识,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

古诗词,园林设计,景观设计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