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论文范文:传统绘画下园林景观设计途径研究

来源:建筑界编辑:朱应杰发布时间:2021-11-24 15:48:13

[摘要] 文章从传统绘画理论角度探析园林景观设计途径,能给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丰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为设计师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提供参考。


  摘要:中国园林与传统绘画均是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上诞生的,两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该文从传统绘画理论的角度出发,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为主题,探讨传统绘画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为思路,将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内涵赋予园林设计,可以丰富园林景观设计的途径。传统绘画理论不仅拓宽了现代园林设计的思路,而且给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传统绘画理论

  我国传统绘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充分发展,这得益于当时开放的社会与自由的艺术思想。中国传统绘画产生了丰富的绘画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气韵”“骨法”“赋彩”等。我国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造园理论著作《园冶》是由明代造园家计成撰写而成的,其诞生时间远远晚于上述传统绘画理论。因此,历史上的古典园林在建造之初,其空间布局、建筑设计及花木搭配等内容往往以绘画理论为指导。后来,文震亨和李渔等造园家深入研究园林,从其著作中提到的部分造园理论中,人们仍能发现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对园林的深远影响。绘画与园林之间关系,不仅仅是古代学者关心的问题,现代学者同样十分关注。陈从周在其著作《说园》中指出,绘画与园林在艺术手法上具有一致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品,园林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园林中的不同景色等同于不同的画卷,绘画需要的韵趣,造园同样需要。张令伟就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的关系,从时间、结构与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两者之间的一体性与协调性特征。高扬元等人通过对私家园林的深入研究,探讨了绘画与园林构图布局之间的共性关系。李奕成等人通过对中国传统画水论与传统园林理水进行深入研究,认为传统画水章法与创作方法对传统园林理水具有启发作用,能运用于园林工程实践。从上述研究可知,我国传统绘画艺术思想给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带来深远影响,造园理论的形成离不开传统绘画理论,所以,我国古典园林能够彰显传统绘画的画境之美。传统画论除对平面绘画艺术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外,还对三维立体园林艺术具有借鉴意义。为给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有效参考,笔者以现代园林为背景,从“气韵”“骨法”“赋彩”三个角度,探索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营造画境效果的途径。

  一、园林景观设计对“气韵”绘画理论的应用

  “气韵”是指绘画者以客观规律为前提,在认清自然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观感受。“气韵”在绘画作品中具有纲领性作用,是绘画最高境界的表现。园林设计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创作,相比二维的绘画艺术更具有综合性。自然山水的营造,更有助于表现出园林中的“气韵”,园林的生动与生机之感,均源自对自然元素的运用[1]。我国古典园林在造园时,通常是以自然山水为依托的,所以,对中国古典园林而言,“气韵”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随着时代变迁,社会思想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于古典园林,现代园林在规模与种类上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成为供普通民众游乐的场所。现代园林不仅常见于城市之中,而且常出现在乡村郊野。现代园林元素也不受植物、山石、水体等的限制,多种多样的造景材料均可被应用于现代园林建设。由于现代园林布局不限于追求自然山水意境,人们应从更高的层次讨论现代园林的“气韵”。设计有“气韵”的园林,不仅需要进行全面设计,而且需要先做好创作立意,再因地制宜地进行场地设计。要设计有“气韵”的园林,设计师在确立基调时应从园林的主题立意入手,通过组合富有寓意的园林元素,使园林作品富有生命力。不同园林主题下的现代园林,其“气韵”展现的园林意境也会有所不同。园林主题一旦确定,园林的整体风格与基调也随之确定。园林设计者在设计园林时,掌握“气韵”的关键就是确定园林的立意与主题,而联系情感与园林场地的纽带是“气韵”。因此,要设计有“气韵”的园林,设计师应以园林景观的各要素寓意为依据,并关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园林作品的主题与立意较为多样,受地域、文化等因素影响,不同园林反映的“气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具有“气韵”的园林作品时,设计师可将园林的立意与主题纳入考虑范畴。

  二、园林景观设计对“骨法”绘画理论的应用

  “骨法”作为绘画用笔之理,指绘画者在绘画过程中描点、描线及运笔具有的力量感,主要表示用笔的控制力度。绘画者在传统绘画中,多是通过合理用笔完善作品的完整结构、表现“骨法”的。而绘画对象在呈现“型”的美感时,都是在“骨法”基础上进行的,这更有助于达到更高的意境。园林的整体布局类似于绘画中的“骨”。我国江南古典园林(图1)的整体布局虽没有轴线,但其风景序列依然能体现出井然有序的整体感,也能反映出风景变化的节奏感,这充分体现了“骨法”在园林中的应用。就园林的整体结构布局而言,园林风景序列更像是绘画中的线条,串起了整个园林,使园林具有理想的空间艺术效果。风景序列在园林布置上的开合收放与断续起伏,类似于绘画中笔在纸张上挥动,达到了用笔的抑扬顿挫与起承转合的作用。所以,可将园林中的风景序列视为绘画中的“用笔”。“骨法”在园林具体设计中的应用,可通过整体风景序列布局设计方式,表现出园林的整体画境。我国山水画论将动态构图中的“开始”与“结束”分别称为“起或开”“结或合”。山水画中使用的平行移动视点,类似于园林中“步移景异”的艺术特点,所以,山水画对园林布局具有借鉴意义。步移景异,说的就是人们在行进中感受的风景也会有所变化。园林中空间功能区域的组织与空间的串联,充分借鉴了风景序列理论。风景序列是由循环式风景序列、一般式风景序列、专类风景序列三类构成的。笔者从风景序列的三个类别出发,从“骨法”层面讨论园林画境的设计途径。随着园林规模、类型的不断丰富,现代园林的空间序列组织也日渐复杂。部分大型园林通常综合运用风景序列进行空间组合,使风景序列形成一种嵌套层次,进而形成具有多种风景流线的组织方式。因此,设计师在将“骨法”应用于园林画境设计途径时,应考虑园林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三、园林景观设计对“赋彩”绘画理论的应用

  “赋彩”在绘画里指上色,即按描绘对象的不同类型施以不同色彩。由苏轼“画有六法,赋彩拂澹其一也”可知,“赋彩”是一种常用的绘画方法。“赋彩”指绘画家通过辨识物体色彩,再用色彩创造形象。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赋彩”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赋彩”中的“赋”有绘画者的创作之意,创作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绝非照抄照搬。因此,“赋彩”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赋彩”在园林中的应用,类似于画家作画用颜料上色,园林设计是用园林材料造园,两者之间的审美特性具有一致性。园林师在设计园林时,首先应清楚认识客观条件,然后从整体到局部独具匠心地运用色彩进行主观安排,这与绘画中的“赋彩”极为类似。从园林色彩使用方面看,设计师应注意不同园林元素的颜色搭配(图2),可根据不同的园林要素设计出不同的园林色彩搭配,使园林形成不同的风格,从而有效丰富园林的设计途径。第一,由于人们对原生自然色彩更具有接受性,我国传统园林中的色彩灵感最初源自自然。我国传统园林一贯以“师法自然,融于自然”的艺术效果为追求,所以充分运用了自然色彩。第二,园林师在设计园林画境景观时,需要将色彩的文化内涵纳入园林的设计。色彩的文化内涵是由色彩的历史性、思想性、地域性等内容构成的。不同文化是在不同历史与社会背景下诞生的,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园林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地域文化特色[2]。

  四、结语

  笔者以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为依据,从“气韵”“骨法”“赋彩”三方面出发,探索我国园林景观的设计途径。从“气韵”的层面看,设计师应确定园林的立意和主题,将其作为园林设计的纲领,并将园林艺术魅力有效展示出来;从“骨法”的层面看,设计师要从风景序列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园林景观进行有效营造;从“赋彩”绘画理论设计途径层面看,设计师应主要从色彩运用策略的角度出发,通过合理配置园林色彩,完善园林设计。从传统绘画理论角度探析园林景观设计途径,能给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丰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为设计师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天中.探析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美术元素的渗透思路[J].中国文艺家,2018(4):137.

  [2]冯伟,郑东.探析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3):100.

  作者:黄琦 张跃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以上就是建筑界园林频道为您带来的“传统绘画下园林景观设计途径研究”内容,建筑界建筑园林频道分享更多园林知识来帮助你学习施工技巧,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论文范文,传统绘画,园林景观设计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