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雄安新区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一体推进,今年1-7月,白洋淀湖心区水质持续改善,白洋淀8个国考点位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Ⅳ类,其中1个为Ⅲ类,7个为Ⅳ类。
从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获悉,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明确的阶段性目标。今年1-7月,白洋淀湖心区水质持续改善,平均水质达到Ⅳ类标准,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9.05%。白洋淀8个国考点位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Ⅳ类,其中1个为Ⅲ类,7个为Ⅳ类。
数据显示,府河、孝义河、瀑河、白沟引河等4条主要入淀河流及上游流域50个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Ⅳ类,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淀区整体水质由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到2020年的Ⅳ类,淀心区平均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今年以来,雄安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雄安新区防洪排涝和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一体推进,印发《2021年白洋淀水质保障重点工作方案》《河北雄安新区2021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雄安新区2021年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方案》等方案,扎实推进各项治理措施落实落地,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
今年前7个月,新区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淀泊基础状况调查,对淀区底泥污染和水环境状况进行春季夏季调查,完善白洋淀基础数据库。系统谋划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围绕生态空间建设、生态用水保障、淀外污染治理、淀区内源治理、淀区生态修复和管理能力提升等六个方面系统谋划25个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重点项目和12项管控措施。截至目前,已完工或主体完工项目3个,开工在建项目10个,处于前期阶段项目12个。
稳妥推进白洋淀生态清淤,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城镇污水治理。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按照《河北省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相关工作要求,针对辖区内所有的河、塘、沟、渠组织开展全方位、地毯式排查整治,做到排查范围全覆盖、无死角,确保实现动态清零。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指导雄县结合改厕工作对剩余村庄生活污水进行治理,确保年底前实现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淀中淀边村尾水导排工程,将原41个淀中淀边村57个入淀污水处理站尾水全部导排至淀外进行资源化利用。雄县、安新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工,新区污水排放问题已得到解决。以安新县为重点区域,积极推进新区国家再生水资源化利用试点申报工作。
开展建筑工地生活污水排查整治,全面掌握新区范围内建筑工地生活污水底数,并开展多次现场检查,指导和规范建筑工地生活污水处理和监测。目前雄安新区现有125个建筑工地生活区共入住施工人员135648人次,已安装污水处理设施的生活区有77个,生活污水外运的有21个,正在办理污水排放许可证的有3个,排入污水处理厂或管网的13个,由村或乡镇集中处理的有3个,进入沉淀池的有4个,其他处置措施的有4个。
大清河流域及白洋淀污染防控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对大清河流域实施“控源—截污—治河”系统治理。“控源”即加强污染源头管控,严控工业污染源,取缔大清河上中游流域散乱污企业3万余家,封堵入河入淀非法排污口1.3万个。严控农业污染源,在沿河沿淀1000米范围设立化肥农药禁施区,取缔水产养殖741处。严控旅游污染源,将白洋淀景区1328艘燃油营运船舶替换为清洁动力船舶,推动旅游厕所全部达到A级,对景区航道垃圾实行网格化清洁管理;“截污”即不断加大截污处置力度,目前大清河上游入淀河流沿线城市建成区雨污分流全部改造到位,完成78个淀中村、淀边村污水垃圾厕所一体化治理,流域市县生活垃圾实现收运体系全覆盖和新增垃圾日产日清;“治河”即实施入淀河道治理,开展大清河流域河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整治,有效维护白洋淀及上游河道生态环境。
以上就是建筑界快讯频道为您带来的“雄安推进各项治理措施落实落地,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的内容,建筑界快讯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热点的新闻,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新闻~